第517章 放假回家 (第2/2页)
按照他在战场上的功绩,这次出征的分赏中,他大约能得到几十两银子。
当上司询问他要选择白银还是粮票时,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
据他所知,他所在的队伍中,几乎所有人在领取奖赏时都选择了粮票。
只有少数几个人起初犹豫不决,选择了白银和铜钱,结果遭到了同伴的笑话。
程迟整理好自己的包裹,斜挎在胸前。
环视了一圈房间内的同袍兄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显然都在想象着回家时家人们的喜悦。
就连一向冷静的好友句五邑也不例外,此刻脸上难得露出了微笑。
程迟转向句五邑,问道:“准备好出发了吗?”
句五邑回答:“准备好了。”
两人虽是挚友,却都不善言辞,简单交流后便不再多言。
就在这时。
伍长急匆匆地走进了房间,大声吼道:“小子们,都收拾好了吗?收拾好了就各自回家去吧。这十天的假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早点回家享受家庭吧。”
房间内顿时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伍长又补充道:“记住,回家期间要严格遵守军纪,不得骚扰百姓。
但如果有人胆敢挑衅我们青牙军,不尊重我们,那狠狠教训他们,就算出手了,也是他们活该。”
说完,伍长挥手催促大家:“走吧,走吧。”
说完,伍长率先走出,带领着同甲的兄弟们走出了营房。
在离开之前,每个人都站在门口的大铜镜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
程迟也不例外,他审视着自己身穿整齐的棉甲,头戴铁盔,腰间挂着腰刀的形象,感觉自己威风凛凛。
甚至连一向冷漠的句五邑也忍不住在镜子前驻足,确认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洁。
伍长虽然外表粗犷,但内心热情。
他牵着马匹准备离开,但转念一想,决定带同甲的兄弟们去军营内的商店一趟。
山海关的军营中,每个千总部都设有一座两层楼的建筑。
里面聚集了许多商铺,商品种类繁多,从食品到衣物再到日用品,应有尽有。
这里的商品价格比外面的市价低三成,以此体现对军人的特殊优惠。
此时,商店内排队的军人络绎不绝。
显然是因为放假归家,大家都想购买些东西带给家人,共享喜悦。
大多数军人购买的都是米面、糖果以及熏腿、鸡蛋等食品。
有些人还会购买一些冬季的保暖用品。
如狐毛帽、皮衣、保暖鞋、厚袜子等。
除了甲长、把队官、千总等军官外。
普通的乙级军士的家人们,都是屯堡寻常的百姓。
平时家人们很少有机会品尝到肉类和其他美味。
因此,这些带回家的米肉等食物,无疑会让家人们感到非常高兴。
由于商品价格比外面便宜.
如果不是因为根据军级设有购买限额,军士们真希望能多买一些。
当轮到程迟所在的伍队时,伍长拿出了一叠粮票重重地拍在柜台上,大声道:“给我来二十斤熏肉,还有火腿、鸡蛋,每样都要二十斤!。”
伍长的豪迈举动立刻吸引了店内其他人的注意。
后面队伍中的另一个伍长调侃道:“老李,你这是发大财了啊,买这么多肉食回去,吃得完吗?”
李伍长回吼道:“吃个鬼啊!”
接着,他对身后的同伍军士们喊道:“每个人都分两斤,都给我拿好!”
众人一愣,其中一位军士说道:“李伍长,我们怎么能让你花粮票呢?”
李伍长大声回应:“废话少说,都给我收好!”
说完,他又买了围巾、棉衣,雨伞等物品。
这些都是为他妻子和孩子准备的。
除此之外,他没有再买其他东西。
购买完毕后,商家给了他一个精美的提袋,将围巾等物品装了进去。
李伍长一手提着袋子,一手提着装有熏肉、火腿和鸡蛋的油袋。
然后朝其他人,大声道:“小子们动作快点,我在外面等你们。”
当他走出去时。
刚才问话的那位伍长,又喊道:“老李,你怎么没帮我买?”
李伍长回头喊了一声:“买个鬼,我不向你借钱就不错了,还指望我给你买东西。”
众人听后,又爆发出一阵哄笑。
程迟收到了伍长分配给他的肉食和其他物品,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温暖。
但是,除了伍长给的份量,他自己又额外买了几斤熏肉,三个肉罐头,还有十斤白面。
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最喜欢匕首,他又特意为他们挑选了一大一小两把优质的小军刀。
尽管外面也能买到类似样式的军刀。
但军中供应的质量远胜外面的市售品。
而队女儿,程迟买了一条厚实的围巾,让她在冬天能够保暖。
为自己的妻子,则挑选了狐毛帽、暖耳罩等保暖用品。
虽然花费不小,但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接下来轮到句五邑购物,除了肉食和面粉。
他还买了糖果和糕点,以及围巾、棉衣,手套等物品。
甲队中的每个人都在商店里选购了自己想要的商品,出来时手里提着大包小包。
只有李伍长因为拥有马匹,所有的货物都放在了马背上。
在军营内,除了夜不收以及哨骑,还有负责传命的军士。
其他人是不能骑马的,因此李伍长牵着马,急匆匆地走在前面。
一出了军营,他立即跨上马背,兴奋地大喊:“弟兄们,我先走一步了!”
说完,他一扬马鞭,马儿疾驰而去,留下一路尘土。
……
程迟和他的同伴们随着人群走出了军营。
向东行进了约两里路,便看到了一个高大醒目的牌子立在路口。
牌子的一面写着:“军营重地,生人莫近,否则格杀勿论!”
青牙军军营周围两里范围内都是戒备森严的区域。
只有军人可入,不允许闲杂人等靠近。
但是一旦越过了这个标志,就能看到道路两侧挤满了的挑夫。
程迟认出他们大多是来自山海关附近屯堡的居民。
他们在农闲时节出来打零工,补贴家用。
见此,程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或许他们也曾像这些人一样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