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造反了,李世民的震撼! (第2/2页)
房玄龄和杜如晦连忙走上前,两人开始和李世民捋顺起来,
“这是昨日的,来自关内道。”
“这个也是关内道,前天的静宁县,关内道。”
“关内道,关内道,还是关内道,怎么全都是关内道?”
“陛下,玄龄,这个是青州,不过,已经是五天前了。”
“嘶….”
当三人简单的查看了下案桌上的奏折后,不由得齐齐倒吸了口凉气,整个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确实如之前房玄龄所说的一般,近期的,几乎全都是来自于关内道。
而青州的折子,最近最近的,也要追溯于五天前了。
李世民双眸炸裂,都有些不敢置信,也有些无法相信,他双手扒拉着一堆奏折,眉头紧促,声音哆嗦:“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死的,该死的!难道,青州有变?”
“青州,出大事了?”
李世民瞪大了双眼,死死盯着房玄龄和杜如晦。
无比惊骇。
两人连忙躬身。
“陛下,事情危急,还请赶紧让金吾卫出动,去青州那边,看一看情况才是!”
“是啊,陛下,青州这么多天,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灾民也都没有南下,怕是青州内有变有大变!!”
“陛下,事不宜迟,还请立马吩咐下令!”
“…….”
房玄龄和杜如晦,连连说道。
神情紧张。
呼吸急促。
现在,他们两个人也是完全拿不定主意了。
青州出什么问题了?
他们不知道。
他们不清楚。
他们….也不敢想?
只希望,是虚惊一场!
如果真的有事的话,肯定,是大乱子了!
“李君羡!”
这一声,可以说是李世民吼出来的。
李君羡匆匆走了上来:“陛下!”
“快!去,你带人亲自去青州走一趟,看一看青州现在的情况如何,也看一看青州的百姓,是怎么回事!”
“记住,快去快去,朕!在这里等你!”
李世民催促,疯狂的催促。
李君羡急忙领命离开。
太极宫中,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抿了下有些干裂的嘴唇,一屁股,直接无力的摔进了凳子里。
他的目光有些呆滞。
整个人都不知所措。
“玄龄,克明,青州….青州不会是有百姓中,有人造反了?”
过了片刻,李世民哆嗦着,缓缓说了出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相视一眼,脸色沉沉。
造反?
有可能吗?
有!
说实话,两人心里也有这个猜测。
但!
这种话过于大逆不道,他们不敢主动说出来。
造反!
这不论在那个朝代,都是能把天都给捅出来一个窟窿的事情。
而且,
历朝历代上,但凡有声势大的造反者,皆是因为上位失德,有愧于百姓,百姓忍不了了,才走向了这一步。
也就是说,陛下….不合格!
自然。
这个猜测,两人可不敢随便言语。
“陛下,不会的,不会的!”
“陛下对百姓,一向优待,去年陛下为幽州所做的事情,相信百姓都记在心里,绝对不会有人造反,就算有也不过是一小部分,聚众乱事的暴民,不足为虑!”
沉默了会。
房玄龄开口,现在只能先是安慰。
在李君羡回来之前,不能自乱阵脚。
“是啊,陛下,青州乃是我大唐北方腹地,于关内道和河北道中间,在青州动乱,怎么可能!我大唐卫军,英勇善战,绝对不会允许有反贼做大,陛下,不要担心了。”
“我们还是….还是等着李统领的消息吧。”
“咱们现在胡乱猜测,只会乱于自身啊!陛下,还请陛下镇定!”
杜如晦躬身也劝解道。
李世民听着两人的话,紧绷着的身子,多少是放松了些。
没错!
青州在关内道和河北道之间,可以说是大唐北方重地,而且还紧靠着长安,在这里作乱,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应该是自己多想了。
李世民深深吐了口气,他,索性直接闭上了眼睛。
现在,
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着李君羡回来。
而李君羡,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
时间不长,两个时辰后,李君羡带着一位伤痕累累的信使冲了进来。
“陛下,陛下!属下还没有到青州,就遇到了从青州出来的信使。”
“属下担忧他的情况,便亲自护送过来了。”
李君羡急忙道。
闻得此言。
李世民,骤然起身。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骤然望了过去,目光凝重。
这信使,
似乎已经脱力,身上,竟然还有大片的血迹。
扑通!
信使进入了太极宫,直接趴在了地上。
“陛….陛下!”
他抬头盯着李世民,张张嘴,嗓子嘶哑,无比痛苦:“不好了….真的,大事不好了!”
“青州全境沦陷,是已经彻底沦陷,还请陛下赶快发兵!”
“青州百姓迎接大炎军队,他们….他们是把青州,主动送给了大炎!要脱离我大唐的!”
“陛下,还请快快发兵,之前长安指派的大将军李永年,也是投敌了,大炎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夺得了青州!”
“什么!”李世民瞪大眼睛,双眸猩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死死盯着那信使。
真的怎么也想不到,竟然还能在这听到大炎的消息!
“陛下,好几天前,青州的百姓便冲向了大炎,亲自迎接!我们….我们无能,通往长安的道路,已经全都被大炎的人控制了,这几日,我们一直想办法冲过去,但!一直没有办法,生生被他们拖到了现在!”
“要不是我遇到了李统领,怕是现在也到不了长安,陛下,大炎军队进来了!”
这信使,歇斯底里。
声音恐怖,呼吸炸裂。
说罢。
他从怀里,又取出来一张报纸,但还不等他举起来胳膊,人,便直接昏死过去了。
太极宫。
此刻,犹如冰窖。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还有旁边的李君羡,他们只觉得天旋地转,耳鸣目黑,不敢置信,以为自己听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