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冲击 (第1/2页)
“自检开始……自检完毕!”
“1708,你机襟翼已经放下,供电车已经脱离,请检查。”
“1708收到。”
1708就是C832首架可飞原型机的编号,现在两名试飞员正在按照流程检查参数,这是一个冗长的过程,好在AI能节省绝大部分工作。
C832开发时有两个特别指标:安全和经济。
这也是绝大部分民航客机的设计目标,但新远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直接移植了源自航天飞机的大气层内部分飞控,用遍布机身的传感器和丰富的空气动力经验库带来最极致的体验。
虽然C832构型和普通的客机没什么差别,但有超智能飞控的加持,它可以做到在复杂的气象环境下自动起降,就算是发生了两名飞行员失去操控能力的情况,也可以在地面引导下安然降落。
另外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燃油经济性,自动油门的操控精确度可以让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效费比最高的区间。
很多小型民航公司只有一两架飞机,甚至公司老板就是飞行员,他们会为了节省燃油绞尽脑汁,发动机油耗自然是最多的,现在可以被AI精确控制,绝大多数时候都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消耗最少的燃油。
这也极大解放了飞行员的压力,一次飞行的全过程基本可以大胆放手让飞控自己来。
所以C832和C822其实是支持一名飞行员安全驾驶的,只不过民航局不让,否则还能给航司节约一大笔钱,一个飞行员的工资和补贴可不便宜呢。
好在现在试飞的试飞员无需担心,他们是H2预备机组成员,应该不会落魄到去开民航客机。
9.30分,1708全机确认无任何报错可以进行试飞,机组打开发动机先进行热车,耐心地等到9.35分才开始滑行,准确无误的在9.37飞让主起落架脱离地面。
早早聚集在基地外面公路上的“爬墙党”们早就听了几分钟的引擎声音,先看到的是率先起飞的“流星”高教机,然后才是黄绿底色的双发大型客机。
因为是试飞,1708号机的空重相比预计的更低,而且燃料也加的不多,两台XW-30输出了近70吨推力,试飞员大胆地向后拉舵,来了一个惊人的大角度爬升,然后才进入回型盘旋路线。
“好!”
民航局西南局长朱驰兴奋地跳起来,双手举过头顶鼓掌。
其余参与了C832零部件制造的厂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家制造的部件上面,他们都知道是首架原型机用的,制造的时候要求特别苛刻。
更加高兴的是宜州市的领导,商航的大飞机制造基地可在他们那里,以后每年就要从宜州飞起来上百架这样的客机,怎能让人不高兴?
首飞的程序并不多,C832连起落架都没收只是绕着机场飞了几圈就要降落,等过几天后,它将迎来高强度的疯狂试飞,不断测试飞机的极限,直到报废为止。
“量产机是不是很快就要开始造了?我们多久能拿到飞机?”
问问题的是国航的人,他们可是C832前两架的用户。
“今年年底之前肯定能交付一架,我建议你们现在就可以派飞行员过来了,C832的座舱和波音大不一样,飞行员肯定要适应一段时间。”
回答他的是叶长思,其余几个高管都在琼州,现在只有他留守基地。
C832的进度很不错,毕竟前几架是在基地制造完成当初两年交付的目标是没问题的,后续的大订单就得等宜州生产基地投产再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