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咱们得帮帮董先生 (第1/2页)
函谷关外,皇甫嵩军营。
宴会过后,皇甫寿坚亲自给张恒安排了住处,又寒暄了一会之后,才转身离去。
“这位皇甫公子,倒是个妙人。”
张恒望着皇甫寿坚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那是,此人虽才能平平,但这为人处世之道,却是圆滑得紧。”陈宫也附和着笑道。
“恐怕不仅仅是圆滑吧。”张恒似笑非笑道。
单从这家伙敢私自和盖勋联合,逼迫皇甫嵩就范来看,倒是有几分气魄,颇有些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意味。
陈宫点了点头,“此人恪守孝道,为救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也确实令人钦佩。”
“不错,只可惜皇甫义真保守固执,怕是会辜负他儿子的一番好意。”
听张恒的语气有些不满,陈宫赶紧笑着劝道:“子毅莫要见怪,皇甫义真就是这个性子,但好在他志虑忠纯,心怀朝廷,麾下又有数万部曲,咱们想要诛灭董贼,还得靠他。”
陈宫在这搞了一年,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不就是为了能干翻董卓,搏一个天大的功劳。他自然不想张恒和皇甫嵩发生矛盾。
可张恒却摇了摇头。
“公台说错了。”
“额……”
陈宫愕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张恒。
“其一,皇甫义真之为人,我又岂能不知,公台以为我会因他轻慢而心生不满?”张恒笑道。
“自然不会,子毅气量宽大,岂会因这等区区小事而动摇心念。”
陈宫摇了摇头道,这是他的真心话。
对于这种旧时代的余晖,若是不能认清形势,迟早要被扫进历史的角落,张恒自然不会和他一般见识。
可张恒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其二,公台方才说,咱们要仰仗他,我看未必。”
“怎么,子毅还有别的妙计?”陈宫笑问道。
“没有,但想要得胜,倒也未必需要大兵压境。”张恒笑道,“眼下的局势,敌军龟缩不出,皇甫义真又何必急于进攻,只要相持住就行。”
“为何?”陈宫不解道。
“因为董卓比咱们急!”张恒斩钉截铁道。
闻言,陈宫先是一愣,却马上想明白了。
“不错,雒阳虽好,却并非他董卓的久居之地。为将来计,他必然要迁都长安,才能高枕无忧。”
说到底,雒阳始终是关东世家的基本盘,董卓已经和世家撕破老脸,自然不可能在关东立足。
“所以,眼下的形势异常微妙。”张恒笑道,“占据绝佳防守位置的人,一心只想进攻。而应该进攻的一方,却只需严加防守。”
陈宫摇了摇头笑道:“子毅,你这番论调虽是老成谋国之言,但皇甫将军应该不会同意。”
张恒也笑了,他当然理解皇甫嵩的担忧。
毕竟天子还在董卓手中呢,万一再给他来道诏书。不需要什么激烈的惩罚,只要把他皇甫嵩罢官,甚至把整个皇甫氏都打为叛逆,就能击穿皇甫嵩的心防。
他为大汉效忠了一辈子,绝不肯带着逆臣的身份躺进棺材,哪怕名义上的也不行。
所以,他只想快点弄死董卓,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忠诚。
“子毅,不如你去劝劝皇甫将军?”陈宫忽然提议道。
“我为何要劝他?”张恒讶然道,“再说,这老家伙如此顽固,我又如何能劝得动?且让他打就是了,不吃点亏,人是不会学聪明的。”
“就怕吃亏吃大了,进而导致一败涂地。没了皇甫义真,董卓可就真要跑到关西去了。”陈宫苦笑道。
“倒也未必。”
陈宫顿时来了兴趣,“怎么,子毅还有后手?”
“谈不上后手,只是略有所思而已。董卓倒行逆施,四处树敌,众叛亲离之日不远矣。即便没有皇甫嵩,也早晚必死。”
闻言,陈宫不禁点了点头。
他在关西这一年,也关注着雒阳的形势,对张恒这番话可谓深以为然。
历史不是,它虽然不讲什么表层逻辑,但事态的发展,却绝对是慢慢演化累加的。
只是后世人观看史书的时候,往往只能得到一个大致的结果,形同切片一般,无法窥得全貌。
正如秦国当年统一天下的时候,单看史书,你只会觉得大秦就这么砍瓜切菜似的杀过去了,然后统一了华夏,始皇帝成为千古一帝。
可若是往前回溯,你才能知道,六国能打的部队,早就被白起突突了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