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分头下注 (第1/2页)
城门下,张恒目光四下扫了扫,发现陕县城墙已是濒临崩溃。
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惨烈。
“子龙,今天是什么日子?”张恒忽然开口问道。
“长史,今天是七月二十八。”赵云答道。
“七月二十八……”
张恒轻声自语着,猛然发现这场战争已经打了好几个月了。
如果从去年皇甫嵩出兵算起,已经将近一年了。
一年的艰苦鏖战,不知多少将士战死疆场,埋骨他乡。
如今,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伴随着张恒的叹息,城头上冒出两个身影,正是皇甫嵩父子。
“子毅!”
皇甫嵩大喊了一声,声音中透露着惊喜。
张恒下马,对城上拱手一礼。
“皇甫公,下官回来了!”
皇甫寿坚见真的是张恒,赶紧命士卒放下吊篮。
“长史快上来!”
张恒望着眼前的两个吊篮,忽然想起去年诸侯战败,自己用吊篮戏耍诸侯的场景,嘴角不由抽搐了两下。
不,我绝不坐这玩意!
“公子不必慌张,城外敌军之围已解,尽可打开城门就是!”张恒喊道。
“此言当真!”
皇甫寿坚满脸惊喜道,还有些不敢相信。
废话,不解决西凉军,我敢这么大喇喇地站在城下吗!
片刻后,城门吱吱呀呀地被推开,皇甫嵩父子大步走了出来。
见状,张恒将手中的诏书递给赵云,正了正衣冠后迎了上去。
“拜见皇甫公!”
皇甫嵩一摆手,神色中带着一丝急切。
“子毅,你方才说城外敌军之围已解,是什么意思?”
张恒笑道:“皇甫公,下官幸不辱命,数日之前,董贼已然授首伏诛!”
皇甫嵩顿时呆住了,脸上表情复杂难言。
良久之后,他才忽然仰天大笑,声音中满是辛酸苦楚,还有一丝解脱的意味。
“好,死得好啊!”
董卓死了……
那个污蔑威胁自己的人,终于死了!
自己和家族的名节,全都保住了!
望着状若癫狂的皇甫嵩,张恒心中不由生出了一丝感慨。
所谓弹冠相庆,大概也不过如此了吧。
得知董卓的死讯,从雒阳到陕县,关东到关西,无人不欢欣雀跃,伴奏相告,歌舞相庆。
能被这么多人一起记恨,董卓也可谓独一份了,他不死谁死。
“子毅,走,咱们入内详谈!”
回过神来之后,皇甫嵩一把拉住了张恒的手,向城内走去。同时还不忘对儿子笑道:“传我将令,拿出所有的存粮,今日大宴全军,老夫要与众将士同乐!”
“遵命!”
皇甫寿坚此时也放下了心中的大石,笑着应道。
中军大帐内,张恒向皇甫嵩讲述了一番雒阳的经过。
当然,这次他没有多少隐瞒,将自己算计董卓和雒阳百官的事情都说了。
不同于京城百官,张恒和皇甫嵩好歹并肩作战过,彼此还有些信任的基础。
可他说完之后,就见皇甫嵩皱起眉头,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张恒。
张恒却早有预料,目光含笑地与皇甫嵩对视,并无一丝闪躲。
良久之后,皇甫嵩才叹了口气。
“子毅啊,你出手算计董卓,自是为国尽忠,功莫大焉。但是连同百官一起算计,就有些不地道了,最后把百官软禁在宫中,这就更是胡闹。如此做法,与软禁天子有何区别?”
好家伙,这老家伙挺会给人扣帽子啊!
“皇甫公慎言,下官对大汉忠心耿耿,岂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那又为何幽禁百官?”皇甫嵩冷笑道。
张恒笑着解释道:“董贼既死,雒阳动乱,下官唯恐百官与天子受到波及,这才将他们保护起来。如此一番苦心,却遭皇甫公质疑,实在令人心寒啊。”
皇甫嵩:……
我早知道你小子不是什么好东西,可着实没想到,你居然还这么无耻。
幽禁百官的事儿,还能说得这般冠冕堂皇,当真是虚伪之至。
“好了,反正董贼已死,且不提雒阳之事,不知皇甫公有何打算?”张恒笑问道,直接撇开了话题。
可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却直接让皇甫嵩犯了难。
怎么办?
自己还能怎么办?
之前自己镇守扶风,乃是受先帝诏令。
而后又有诏令命自己回雒阳,但那却是董卓下的。
如今董卓已死,谁知道诏令还算不算数,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沉默片刻之后,皇甫嵩才拱手道:“如今董贼已死,我自该罢兵上表,等候朝廷诏令。”
张恒摇了摇头,“皇甫公,下官的意思是,您有何打算?”
这句话说得有些隐晦,但皇甫嵩还是听懂了,张恒是问自己想怎么做。
所以他瞪了张恒一眼,“身为人臣,自当遵从诏令,岂能肆意妄为。”
“皇甫公以为,今日之朝廷,还是昔日那个朝廷?”张恒意有所指道。
“此言何意?”皇甫嵩语气不善道。
“没什么意思,但方今天下动乱,怀不臣之心者甚多,时局如此,皇甫公难道不知?董贼虽然伏诛,但雒阳百官也不见得能稳住局面。更有甚者,朝廷的诏令,关东群雄又有几人能尊奉?”
这番话当然是实话,但张恒说得过于赤裸,听得皇甫嵩眉头直皱。
“他们是他们,老夫是老夫,即便天下人皆怀反意,老夫也是大汉忠臣!”
“皇甫公之气节,下官佩服。然天下之事,却非忠诚可解也。如今雒阳之局势,可谓一团乱麻,皇甫公若是明智,就不该参与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