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棕榈小说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94章 百万曹公

第294章 百万曹公

  第294章 百万曹公 (第2/2页)
  
  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可以说就是与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抗争,真真正正贯穿了我们历史的始终。
  
  大禹治水可能是华夏先贤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篇章之一,山海经、史记、尚书、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先贤典籍基本都有记载这个传说并加以注释。
  
  这个故事基本就确定了中国几千年来面对自然气候的主流基调:
  
  并非像西方那样造大船逃难一走了之,而是撸起袖子众志成城,办他!
  
  秦汉唐基本都有对黄河的治理以及修渠引水兴水利的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应该是隋唐大运河。
  
  毕竟隋炀帝直接将整个隋朝都梭哈了上去,可谓是勇气可嘉,治河成本可谓是旷古绝今。
  
  虽然广神的初心可能只是想下江南看软妹子,但大运河终归还是为联结华夏南北做出了不俗的贡献,并且为后来的朝代出了一道难题。
  
  隋唐后气候变化加上水土流失,黄河这条母亲河时常发怒,宋朝和明朝的历史基本上也是对黄河的治理史。
  
  元朝啥情况就不多赘述,对黄河的治理不能说是无动于衷吧,只能说是彻底躺平:爷玩海运去了!
  
  好在大明出了个牛人水利专家潘季驯,首创“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办法成功治理黄河,收拾了带元扔下的烂摊子。
  
  不过其中值得吐槽的就是元朝或是躺平或是以宋为鉴,总之正确的改漕运为海运。
  
  结果到了明朝因为禁海又给改回去了。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
  
  这句大伙耳熟能详的影视台词也算是透露了一部分明亡之因。
  
  不过说到与用水相关,近年来网上总是有一个说法,与今天气候的主题还有点关系。
  
  部分人认为古罗马帝国就已经实现了自来水,高明!
  
  古中国一直到民国还在依赖井水,看天吃饭,真是躺平!
  
  而这,UP主就要为祖宗们说两句话了。】
  
  汴京暖房,赵普将那后世所合唱的乐词写好默默读了两遍,简直是越看越喜欢。
  
  其中追思强汉,号召良家子为国出力的想法他也看的分明。
  
  只不过最后一句话让赵普有点愕然:
  
  “倭奴?”
  
  倭国他当然知晓,毕竟前唐与其打过不少交道,算不上陌生。
  
  但在赵普过去的人生几十年里,确实没见过倭奴。
  
  此处不仅将其写入其中,而且如此郑重其事?
  
  赵匡胤一言不发,反而侧了侧脑袋朝着赵普发问:
  
  “则平以为漕运较之海运如何?”
  
  赵普沉吟了一下,若是以前,海运只能说是无稽之谈,但此时听闻宋之后有改海运,而且看这声音的意思,海运乃是正途……
  
  不不不,赵普心中摇了摇头,这些其实都算不上什么紧要,真正的问题是此时官家的忽然发问。
  
  虽是私下问询,但此时赵普左手边是赵光义,右手边是赵匡胤。
  
  他能感觉得出来,官家虽是随口所说,但此时左右两边都隐隐有视线在盯着他,眼看就非得拿出来一个说法不可。
  
  刚回汴京还不足两个月的赵普顿时有点为难,一再沉吟。
  
  赵光义此时已有点不耐道:
  
  “兄长,仙家亦有言,百万……”
  
  话还未没说完就听“哐啷”一声,赵匡胤俯身将不小心掉到地上的玉斧捡了起来:
  
  “百万什么?”
  
  赵光义当即住口一言不发。
  
  赵普双眼盯着光幕头也不抬道:
  
  “臣以为,汴京地处要害,漕运不可停。”
  
  赵光义脸上漾起笑容,但赵普还没说完:
  
  “然合后世断言,海运亦当试行。”
  
  赵光义脸上的笑意隐去,但旋即就又捏了点笑意涂抹在脸上,开始对赵普称赞起来。
  
  ……
  
  李世民对这三言两语琢磨了一下,随即就大胆猜想:
  
  “这元之都城,恐怕乃临海之地。”
  
  也是唯有如此,才能解释这蒙古元对黄河之滥置之不理,反而兴海运。
  
  毕竟看后世蒙古国之位置就知晓,说什么蒙古,都是胡人罢了。
  
  弯弓射鸟之辈,岂能有如此远见知海事乎?
  
  而其临海,且依然靠北需要南方之粮。
  
  脑中稍微想了一下基本就可断定:
  
  要么是临海之大城,要么便是其地有河入海。
  
  再寻一地势相较险要之地,心中已经有模糊猜测:
  
  “这北京,应该能享三会海口之地便利,又能控幽州之地利。”
  
  而再一想想后世那一路走低的气温,以及富庶的南方,李世民也不禁有了猜测:
  
  “居苦寒之北,遥控富庶江淮,难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 凡人修仙传 沧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