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张良登场 (第1/2页)
没过两天,钟离昧回来了,跟着他回来的,还有一个就差把儒雅两个字写在脸上的男人,让人一看到,就知道这是一个读书人。
王坤坐在太守府的大堂之上,吩咐手下先带张良去休息,然后开始寻问钟离昧,得到了钟离昧都回答之后,他沉默了,挥了挥手,让钟离昧也去休息了。
其实在他在项家看到项伯,没看到钟离昧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自己的这个叔叔,还是骗了自己。
他现在对项伯的感观很迷惑,要说他薄情吧,为了张良能冒着被杀的风险,给他传递消息;要是他重情吧,能把自己的亲侄子坑到死。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项伯,历史很有可能直接被改写,但是偏偏这位为了自己的好基友,毫不犹豫的胳膊肘往外拐,坑死了自己的侄子。
如果项羽当了皇帝,作为项羽的亲叔叔,封王肯定是少不了的,结果在刘邦那,就得了一个射阳侯的爵位,结果还没传给儿子呢,就被撸了,你图什么呢?
现在项家人本来也不多,对于这样一位随时可能背叛自己的叔叔,王坤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样对待他好了。
诶?王坤一拍自己的脑袋,我刚刚直接看一下张良对我的态度不就好了吗?
要是张良对我是敌对的,那不用说了,直接砍死,毕竟这样一个聪明人,要时时刻刻防着他太累了,万一一个不小心让他坑了,那就是万劫不复了。
但是如果是我这个阵营的,那项伯也就不会为了他坑自己吧?我也不能因为没发生的事情,就对项伯在心里判下死刑吧?张良……你们两个人的命就看你们自己了。
王坤招来一个手下,对他吩咐道:“明天把范先生请过来。”随后离开了。
范增,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著名政治家。
范增在七十岁的年龄上热烈地投身于反秦斗争,决心为反秦事业贡献余生,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义军将领出谋划策,对陈胜失败之原因的分析虽然不是非常正确、全面,但提出扶立楚王后裔的建议,使反秦斗争获得了一面新的旗帜,对团结和协调各地的反秦力量,促使反秦斗争重新走向高涨都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义军将领多是行伍出身,范增的加盟,不仅是人才的增加,而且改善了领导集团的能力结构,对楚国的反秦斗争大有裨益。由于他年龄为大,项羽后来对他以亚父称之。
当然,这是正史上的范增,现在的范增还只是项氏子弟的教书先生,但是颇受项梁的看中,也经常为项梁出谋划策。
但是,也正是他和项梁提议,反对了王坤让项庄做的两件事情,若非王坤自己在彭城打伤了都尉,这个消息可能都不能传出去,若是当时项梁能趁势而起,王坤觉得比现在起事要更有威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