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利矛与坚盾(上) (第1/2页)
.天亮了。
没有阳光,没有蓝天,整个世界雾蒙蒙的一片,环顾之下视线只及数十米。
环境可以影响战争,但战争并不会因为环境而终止,这次也不例外。白色的树林,白色的积雪,白色的雪披,甚至还有白色的战车、白色的大炮,白色的人。白色的阵营在移动,一面面以白色为底、兼有德意志国旗和铁十字徽标、黑兀鹫徽标的德意志战旗在前进。地面的积雪迟滞了自己的步伐?眼前的浓雾掩盖了敌人的身影?没有关系,听!那隆隆的炮声就是激励将士向前的战鼓声!看,在我们的周围,无坚不摧的钢铁战车在前进,意志顽强的战友们在前进!
“保持队形,前进!”
在一辆4型战斗坦克的炮塔上,留着黑色一字胡的少校指挥官高声向自己的部队下达命令,尽管他那黑色的装甲兵军服让他看起来无比显眼,一发来自暗处的子弹就能要了他的命,但是他的高傲、他的桀骜不驯以及他对敌人的蔑视都和他那高高挺起的胸膛一样。
在他的周围,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以两列战斗横队稳步向前推进,紧随其后的,是数量难以用肉眼计算的步兵,他们将作为第二战斗梯队和中坚力量投入战斗,他们的指挥官——一名胸前佩戴着三枚铁十字勋章的步兵少校,以其粗旷的嗓音招呼着自己的不下:
“士兵们,保持队形,前进!”
战斗一触即发,而在距此大约50公里的海绵上,不久之前刚刚遭受莫大屈辱的德国舰队正用猛烈、凶狠的炮火发泄着一腔怒火,在那冒烟的山岗上,大小不一的弹坑、坍塌的建筑与折断的旗杆都反映出防守一方的艰难局面,但他们绝没有走到被迫放弃的那一刻,每一分钟都在向海面方向射击的大炮便是证明。
在中国延吉、牡丹江和朝鲜清津等地的军用机场上。一架架银鹰在跑道两侧整整齐齐的排列着,飞行员、地勤人员无不做好了飞机随时起飞的准备,他们还在等,等着大雾消散的那一刻到来。
“雾还要持续多久?”
位于胶州湾东岸的德军远东集群总指挥部里,以辰天为首的三军高级将领们也在密切关注着从海参葳外围传来的消息。
“根据我们气象专家的最新报告,今早突降的大雾恐怕要持续到中午,现在我们的地面部队基本已经进入攻击出发阵地,各炮兵单位对预订目标区域的炮击也已持续了一个小时;海军方面。
临时增调的第9分舰队半个小时之前刚刚抵达,各战列舰的主炮弹药消耗过半,施佩元帅准备在恰当时机让战列舰分队进行适当的休整!”
远东集群的总参谋长曼施坦因回答到。
“中午……中午……”
辰天轻声重复着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时间名词,双眼紧紧盯着那张大幅地战略地图,眼前地战斗固然让人紧张,但他看到的却是更远的东西——一旦海参葳重回德军地控制之下,德国在远东区域的战略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并不只是针对日本而言,对于那个极不听话的、甚至可以说是胆大妄为的俄国远东政权,德国政府和军方早就感到极度的不满了。
由于德国的暗中制衡等原因。在德俄战争结束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控制俄国的三大势力——革命政权、继承旧沙俄政府衣钵的所谓民主政权以及割据远东大片土地的地方政权互相敌视却又无力消灭对方,这样三足鼎立的局势当然是国际上大多数势力所高兴看到的。不过,最新情报显示俄国民主政权内部起了内讧。虽然几个实力派没有明里大打出手,但他们勾心斗角和拥兵自重的实质却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整体战斗力,而另外一边,革命政权正顶着国内外的重重压力进行土地改革,同时军队的大规模整编工作也已进入尾声,从前那支人数众多但是装备差、编制混乱的革命武装已经面目一新,虽然他们的装备相比于德国还差得很远,但是就连德国地军事观察家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因为同一理想而带来的凝聚力将让他们在精神层面大大超过装备胜过他们的民主政权军队,而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往往都是大于物质因素的。
“陛下。还有一份报告和空军有关,虽然我们部署在前线机场上的战斗机暂时无法升空,但是朝鲜中部天气却很好,我们的道尼尔2和道尼尔3型轰炸机已经做好了起飞准备,而一旦起飞它们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飞抵海参葳!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飞机虽然可以通过无线电信标技术找到目标的大致位置,但大雾将增大机群在飞行途中的危险系数,而且我们很难能够保证没有一枚炸弹投到我们自己人头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