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婚事,出门 (第1/2页)
楚祯回到了海城。
又坐回到了二人中间,给她们播放唐朝长安城内烟花盛景。
“郎君这里造的烟花真好看!”
李清照赞许道,一旁林黛玉也认同。
“唐朝有火药,宋朝有烟花了?”楚祯笑问她。
李清照又发挥了她那博学广记的学问,开始给“瞧不起”大宋的楚郎君科普:“古时爆竹是把真竹放火里烧,唐人诗称爆竿,有了火药后,就有人把火药塞入竹子里点燃,宋以来逐渐用纸来代替。
如今汴京内不但有专门卖爆竹的店铺,爆竹也是琳琅满目,每逢婚嫁、出殡、过节时,爆竹铺都生意火爆!”
划重点,宋朝婚嫁时也要燃爆竹。
仿佛与楚祯心有灵犀,林黛玉朝李清照笑道:“姐姐也到了该放爆竹的岁数。”
李清照奇怪道:“妹妹在大顺朝难道没放过爆竹?”
林黛玉一听,噗嗤的笑出声,忙用手绢捂住小嘴,转过头去笑着。
楚祯也在笑。
“……”
李清照看看她,又看看楚郎君,想了一会,才想明白林妹妹话中意思。
“好啊!你这个坏心眼的妹妹,又拿姐姐来玩笑!”
李清照羞红着脸,不敢看楚祯,站起身欲要抓住她,黛玉慌忙逃开,但仍旧被抓住,连忙手臂挡在胸前,可怜兮兮的求饶:
“好姐姐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你不敢才是怪事呢!”
李清照把她腮上一拧,黛玉忙握住她手,再次求饶:“我先前听楚大爷说起姐姐的婚事,姐姐拒了那赵明诚的婚事,如今可有与……楚大爷订婚?”
说到后面,黛玉看向了楚祯。
李清照也不禁回头看来,又很快羞着转回去。
她的年纪的确到了“燃爆竹”的时候,再拖下去就成老姑娘了。
如今官家已在楚郎君的威慑下,止住骄奢行径,重用忠臣良将,以北朝与金国的战事来看,二者起码还有数年时间僵持。
大宋整军备战,金国即便灭了辽国,大约也不会轻易南下。
汴京城至少有十年太平日子。
时间虽不长,但她等不到那时候了,早些嫁人才是。
再者,林妹妹的父亲林如海要在开春后打小琉球岛,到时候楚郎君也会去记录,他见了林如海后,也等同于向林家提亲。
“妹妹。”
李清照看向林黛玉,欲言又止,“要不,等明年楚郎君与林妹妹……”
“等我做什么?”
黛玉笑道:“姐姐都要变成我嫂子了,还等我做什么?”
她叫楚祯为哥哥,李清照自然就是嫂子。
“妹妹,你……?”
李清照一时猜不透她的心思。
楚祯终于开口,一锤定音道:“都别争了,按年纪来分先后,我先去汴京城向李伯父提亲,再去大顺朝,向林伯父求娶林妹妹!”
两位少女一起转头看他,没有羞涩,而是被惊到。
“清姐姐快看。”
林黛玉拉着李清照的手,指着楚祯那边,清脆的嗓音故作惊叹:“那儿有一堵好厚的城墙,一眼都看不到头!”
她的声音天生就很轻,很柔,即便是生气骂人,或大喊起来,也就和普通人说话的声音一般大,现在也是如此,故作惊叹,可她的嗓音仍旧轻柔悦耳。
楚祯摸了摸自己的脸,“林妹妹骂我的脸厚如城墙?”
二人一起笑,又走了回来,重新坐回他身旁两张椅子上,默契的没有再提婚事的事。
刚才是玩笑,又不是玩笑。
楚祯的话虽不是正经语气,却是给她们吃了定心丸,也是显露出他的“狼子野心”:
他会娶她们两个,分别在大宋朝和大顺朝办婚事,她们二人都是他的正妻。
李清照眼睛看着屏幕内大唐长安城烟花,心里却如吃了蜜糖般,在想着其他事情。
想到她与楚郎君的婚事。
又忽而担心自己不能长久住在这里,进而担心楚郎君这儿只过去几日,她在汴京却等了几年,楚郎君这儿一个月,她在汴京已成老妇,空守婚房,如牛郎织女,一年只能见他一次,想到这,她又不禁悲从中来,思念之情抑制不住,转眼看向了楚祯,看他给她和林妹妹讲长安城的趣事。
她却听不进。
黛玉也听不进。
终究还是到了这一步。
她先前听母亲偶然提起,问她与楚哥哥是何关系时,她才恍惚间回忆起以往种种事。
虽与他见面不多,可楚大爷却像每时每刻都在她身边,在元妃省亲那一日,他去到大观园为她解决事端后,更是如此。
但来到楚大爷这里的,不只有她一個闺阁女子,还有一位宋朝大才女,清姐姐,她也对楚大爷有意,在宋朝汴京时,两人更是整夜在一起看书。
看的什么书,看书时又会怎会样,自不必说。
黛玉曾为此烦恼过许多回,可每次楚哥哥去她那里,或是她来这儿,又都会忘记这些事。
如今倒是说得明明白白了。
黛玉心中虽泛起酸意,却也肯答应下来。
只是免不了担心母亲和父亲不肯,到那时她不知该如何说服父母。
黛玉看向清姐姐,却见她也看向自己。
“现在大唐和大明的事情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楚祯也怕两人羞涩,没有再提婚事的事,和她们说道:“大唐有二郎这位明君,未来只需稳步发展,我偶尔去几次就行,大明也是如此,打仗时候去看一看……你们放心,我只记录史事,不上战场。”
李清照也说出了自己对大宋如今的看法,战事要几年才到汴京。
“不耽搁姐姐婚事。”黛玉笑道。
李清照清丽的脸上羞红,低着头默认下。
楚祯握住她的纤手,又把林妹妹小手拉过来,对两人解释:“我倒是不急着娶你们,想把第五人的事情弄明白再说。”
“嗯,依郎君之意。”
李清照答应下,不管她在大宋过了几年,她都愿意等。
再者,她还记得楚郎君说过,这儿的人二十七八结婚都正常,以她的年纪,不必太焦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