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退钱章 (第2/2页)
太宗回礼道:“朕多有得罪,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
接着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太宗直言道:“朕如今寿元已定,但朕自论对得起百姓,还请阎君高抬贵手,与我些岁数。”
十王让崔判官拿来生死簿,当下便对公论账,李世民果然应该亡于贞观十三年。
于是十王记起无尘真君的交代,当下说道:“所谓阴阳有序,乱来不得!此事万万不可,唐王还是留下吧,我会托梦与魏征言说此事。”
十王扣下了崔珪的笔,说道:“崔判官,今日劳累了,不若去休息几日?”
李世民闻言死了心,方才跟着十王离开,入轮回道,重新回天上成为紫薇帝君。
而凡间自有无尘盯着,在暗中相助。
紫薇帝君下凡,是为了造出个盛世来,但预定的时间并不够,于是无尘接替了他那份未能完成的事情。
还有一个要谈的,那便是为何不给李世民延寿。
原本是因为紫薇帝君再用了二十年造出了盛世,如今无尘为还恩,便不再需要帝君去当那唐王了。
...
...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三年崩,同年,太子李承前继位,建元‘新天’。
同年腊月,李承乾荒淫无度,穷奢极恶。
百官之言不听,我行我素。
甚至有传言说要废除皇帝,另立他皇。
李承乾大怒,下令杀害魏王李泰、楚王李祐、蒋王李恽等一重兄弟,只留了年幼的。
罪名,是谋反。
一时之间,皇朝动荡不安,时局暗流涌动,人人自危,苦不堪言。
此时,魏征梦见一位手拿拂尘的高人,言说了李世民的遗命,劝他们逼宫。
魏征醒来,果见一封圣旨拿在手中,正是李世民亲笔。
又有长孙无忌,因身为外戚,深以盈满为戒,遂力辞宰相之职。
此后长期不担任具体职务,只保留司空、司徒、太子太师等荣誉虚职,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名列第一,封赵国公。
魏征与他说了这事之后,当即表示入伙,倾家荡产也要干这事。
随即并上其他一干人等,伙同诸多文臣武将,谋划逼宫,要再来一个‘玄武门之变’。
最终,年仅十二岁、以仁孝闻名的晋王李冶,被众人架上了皇位。
由诸多大臣组成‘为主阁’,因为常设在宫内,也称作‘内阁’。
在皇帝年幼之时,由内阁辅佐皇帝处理事务,位高权重。
魏征因为功劳重大,又是手持圣旨之人,所以出任内阁首辅一职,任期五年。
长孙无忌等人则各有职责,也因为这事,长孙无忌名正言顺地开始掌实权。
一时间稳住了局势,接下来的几年里,唐朝更是生机勃发,欣欣向荣,国力愈发强大。
李冶登基后,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不死之术,不喜游猎,胸无大志。
是个无功劳,但却能守家业的仁明之君。
而内阁之人当真有真才实干,显得皇帝像个吉祥物,因此权力下放,内阁地位愈发如日中天。
长孙无忌成为第二任内阁首辅,权力登峰造极,惹得众人不快。
长孙无忌本想辞任避嫌,魏征等人则是带人另立一阁,独立为‘监天阁’,监察包括内阁在内的文武百官,但官位较低。
行政、监察分管,制约权衡,长孙无忌方才顺利接任。
一时间唐王朝愈发兴盛,万国来朝。
后来两阁争斗不断,彼此不顺,导致了数百年后唐王朝的衰落。
兴也此,败也此。
兴败无常,果真如是。
而李冶的年号,乃是继承了李承乾所定下的年号,因为一些原因,并不作更改。
并且李冶在世时,只用这一个年号。
李冶在位的几年里,被人称为‘新天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