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第1/2页)
这么好的路,如果是在金陵那样的繁华之地,那还说得过去,毕竟是为了皇家的面子嘛。但这是在边境啊,两国交界的地方,战事不断,商人都绕着走,老百姓也躲得远远的,生怕被战火波及。这么荒凉的地方,修这么一条大道,不是浪费资源吗?
乾隆哪里知道,这是沥青路啊,修路用的沥青是工业炼油的副产品,循环利用,其实并不需要花太多钱。但修路这事儿,是必须要做的。要想发展经济,就得先修路。这条路虽然现在看起来荒凉,但等到南北一统的时候,它肯定会成为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
乾隆心里那个纠结啊,就像后世网友看到地铁修在荒郊野外一样,怀疑资金是不是打水漂了。他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仿佛对这条路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但谁知道几年后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荒地变成了繁华都市,这条路的先见之明就显现出来了。
现在看起来荒凉没关系,趁着地价便宜先把路修好才是正道。等以后这里繁华了再来修路征地拆迁啥的,那又是一笔不必要的开销了。乾隆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仿佛是在说服自己接受这个事实。他让队伍继续前行,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马车在沥青路上行驶得稳稳当当的,路面平滑得像镜子一样反光,还泛着微微的光泽感,就像是后世的巧克力一样丝滑。乾隆这辈子坐过多少马车啊,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畅快过。他坐在马车上,感受着路面的颠簸与震动被完全吸收,仿佛置身于一个平稳的世界。
这么一想,不管这条路花了多少钱,回去之后也得照着样子修几条才行啊!乾隆心中暗自决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繁华的都市与畅通无阻的交通。
巡游的队伍一路向前,乾隆掀开窗帘,看着外面的风景,心情格外舒畅。他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智慧结晶。这条宽阔的沥青路,不仅是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通道,更是一条通往繁荣与富强的康庄大道。乾隆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炎国的未来。
走了几里路后,李清歌与乾隆一行人的眼前渐渐展开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田园画卷。路边开始出现了一些村落,那些用青瓦白墙堆砌起来的简陋房屋,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温馨。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山岚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这幅画卷上添上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农田如同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田埂边上,几位农夫正忙碌着。他们肩上扛着锄头,那是一种岁月的痕迹,也是他们与这片土地最深厚的联系。农夫们的脸上布满了汗水,但他们的笑容却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聊着天,笑声不断,那笑声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的眼睛亮堂堂的,仿佛心里都装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那是一种对生活的坚定信念,也是对这片土地无尽的依恋。
乾隆皇帝看着这一幕,心里挺受触动的。他平时身居高位,习惯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和祖父康熙皇帝一起开创了康乾盛世,那繁荣景象是前无古人,连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都比不上。然而,今天看到这些农夫,他才意识到,原来在他的治理下,还是有很多老百姓过得挺不容易的。他们脸上总是挂着愁容,眼神里也没什么光彩,就像是失去了希望,只能像寺庙里的和尚一样,勉强混日子。然而,在这底层百姓中,也有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这让他感到既惊喜又惭愧。
再看那些农夫的穿着,虽然不是华丽的衣服,但都很干净,颜色也很鲜亮。有的农夫年纪比乾隆的祖父还要大,但干起活来那股子劲儿,比大清国的年轻小伙子还要足。他们挥汗如雨,却乐此不疲,仿佛是在用汗水浇灌着希望。这景象让乾隆心里犯嘀咕,他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人生观是否有误。或许,真正的繁荣并不是那些高楼大厦、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这些百姓脸上的笑容和心中的希望。
又走了几里路,路边的风景又变了样。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映入眼帘,那稻穗沉甸甸的,饱满得都快要把茎秆压弯了。阳光下,稻田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闪烁着丰收的喜悦。农夫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收割着稻谷,他们的腰都直不起来了,但脸上却笑得像花儿一样。那是一种满足的笑容,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激。原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而且女王陛下年初还下旨减轻了赋税,卖粮食赚的钱更多了。粮食多得吃不完,还能拿去卖个好价钱,生计有了着落,谁不高兴呢?
乾隆看着这一片片沉甸甸的稻谷,惊讶得都站住了脚。他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见的景象。永琪、纪晓岚、福尔康他们也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哎呀!这世上竟然有这么高产的稻子!要是论产量的话,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稻穗沉甸甸的,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这些农夫辛勤劳动的回报。
“这是仙稻啊!真正的仙稻!”乾隆惊叹着,已经忍不住下车了。他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那条宽阔平坦的沥青路上,然后又踏进了稻田里。那沥青路黑得发亮,与周围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一条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乾隆伸手抚摸着稻穗,那沉甸甸的感觉超乎他的想象。那稻粒饱满而坚硬,仿佛是大地的精华,凝聚了无数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亲手摸到的话,他真不敢相信这世上竟然有这么高产的稻子。
就在这时候,一个老农夫拿着镰刀走了过来。他身穿粗布衣裳,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异常犀利。他大声喝问道:“你干什么?想偷我家的粮食吗?”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仿佛是对那些不劳而获者的强烈谴责。其他农夫也都纷纷转头看过来,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敌意。农夫们都知道种地的辛苦和不易,所以对浪费和偷窃的行为特别痛恨。他们看到乾隆虽然穿着不俗,但一直盯着稻穗看个不停的样子,就怀疑他是小偷了。
福尔康一听这话就火了,他怒目圆睁,大声辩解道:“你胡说什么!谁偷你家粮食了?你敢对我们家老爷不敬就不怕死吗?”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威胁和恐吓,仿佛是要用权势来压倒对方。然而,老农夫却毫不畏惧,他冷冷地说道:“你擅自闯进我的田地里来,还态度这么嚣张,我要告到官府去!”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原来女王陛下立法倡导平等权利,如果老百姓的权益受到损害,就可以自己站出来维护了。
乾隆见状,连忙解释道:“老人家,你误会了。我们不是来偷粮食的,我们只是被这丰收的景象所吸引,想来看看而已。”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诚恳和歉意,仿佛是在向对方道歉。老农夫听了乾隆的解释,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仍然有些戒备地说道:“那你们就看看吧,但是别碰我的粮食。”说完,他就转身继续收割稻谷了。
乾隆看着老农夫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意识到,自己虽然身为皇帝,但并不能真正了解百姓的生活和感受。他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于是,他决定继续前行,去探寻更多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人心。
起初,村民们欢欢喜喜地领到了国家分给的田地,那份喜悦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村庄。田埂上,人们笑语盈盈,相互道贺,仿佛看到了未来丰收的美景。然而,村里总有那么几个不省心的家伙,他们像是一群不安分的乌鸦,总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波澜。一有风吹草动,他们便蠢蠢欲动,闹着要上公堂,企图从中捞取些好处。
衙役们可不含糊,他们身着黑衣,手持长枪,威严地站在公堂之上。每当有闹事者被带上堂来,衙役们便依法办事,该抓的抓,该判的判,绝不姑息。这么来回折腾了几回,大伙儿心里头对法律那是越来越敬畏了。现在啊,不光是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就连小娃娃也知道,受了欺负得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就像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庇护着每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这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乾隆一行人身着华丽的服饰,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进了村庄。他们的穿着讲究,与村民们的粗布麻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脑后还留着那早被大炎国淘汰、看着怪别扭的金钱鼠尾辫子。这一行人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
一位老农正扛着锄头,从田地里走来。他皮肤黝黑,满脸皱纹,但眼神却异常犀利。他瞅见乾隆他们一行人,心里头就琢磨开了:这几位八成是从北边偷偷溜过来的吧。嘿,北边的贵族有啥了不起的?在我们大炎的地盘上,龙也得盘着,虎也得趴着。想到这里,老农站直了身子,一点都不怵地迎了上去。
“你……你们……”尔康气得脸红脖子粗,手指颤抖着骂道,“刁民!一群刁民!”他身为皇族,何时受过这样的气?然而,老农却眼皮子都不带抬一下的,心里头暗笑:今年收成好,我心情好,懒得跟你们计较。要是换做插秧那会儿,非得让你们尝尝田里的浑水不可。哼!什么玩意儿!我啐你一口!
老农这态度,让永琪、小燕子他们一个个眉头紧锁,直摇头。永琪叹息道:“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啊!”小燕子也附和道:“说得没错,一个种田的,居然敢这么嚣张,简直是反了天了。”他们身为皇族,何时见过如此无礼的百姓?
然而,乾隆却并未注意到这一幕。他正沉浸在超级稻那惊人的产量里,压根儿没注意到老农的“不敬”。他盯着那沉甸甸的稻穗,金黄色的稻粒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在向他展示着丰收的喜悦。他喃喃自语道:“这稻子是你种的吗?”声音里充满了惊叹和好奇。
老农一听,不高兴了。他瞪了乾隆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当然是我种的,这地是我家的,不是我种的,难道还能是别人种的?”他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和得意,仿佛是在向乾隆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乾隆并未介意老农的态度,他继续问道:“这稻子怎么能长得这么好?插秧的时候深浅怎么掌握的?育种有啥秘诀?用了多少肥?”他的问题连珠炮一般,显然是对这种高产稻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老农答道:“这稻种是女王陛下赐的,我拿到后,就按照平常的方法种,没想到就长成了这样。不是我种地有多厉害,实在是女王陛下的稻种好,家家户户都高产。”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女王陛下的感激和崇敬,仿佛是在向乾隆讲述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什么?大炎女王……”乾隆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他原以为李清歌只会打仗,没想到在农业上也是一把好手,能培育出这么高产的稻子。他的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惊叹,仿佛是在见证着一个奇迹的诞生。
老农见乾隆如此惊讶,心中更是得意。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满脸崇敬地说:“没错,女王陛下简直就是神女转世,啥都会。这良种,也就她能培育出来。以前啊,我拼死拼活地种,每亩地也就收个二三百斤。现在种了这超级杂交稻,亩产竟然能达到一千六七百斤。这高产啊,让我们大炎的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喜悦,仿佛是在向乾隆展示着一个美好的未来。
乾隆又问:“这种稻子每亩能收多少?”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仿佛是在向老农求证着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
老农得意地说:“差点的地也能收个一千五百斤,好的地能有一千八百斤。我邻村还有一家,一亩地收了超过两千斤呢,那消息传得四邻八乡都知道了,成了大伙儿学习的模范。我虽然没他们那么厉害,但每亩地也能收个一千六七百斤。”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和炫耀,仿佛是在向乾隆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丰收的喜悦。
这话一出,带着点小小的炫耀意味,乾隆他们听得是目瞪口呆。哎呀妈呀!亩产一千五百斤以上,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啊!虽然亲眼见到了稻子的丰收景象,但听到确切的数字,还是让人震惊不已。乾隆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希望和可能的世界。他想着如果这种稻子能在北方广泛种植,那国库的税收岂不是要翻着跟头往上涨?要知道,农业税可是封建王朝财政的命根子啊!这样的高产稻子,无疑是大炎国的福音,也是整个天下的福音。
在那片广袤无垠的田野上,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曳,宛如一片片金色的海洋,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农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满足,那是一种从心底散发出的幸福光芒。国家的税收也跟着这丰收的浪潮,噌噌地往上涨,国库充盈,百姓安乐,从此再也不用担心钱袋子不够鼓,生活有了更多的盼头和希望。
在那片欢腾的人群中,有一位年迈的老园丁,他身穿粗布衣裳,头戴斗笠,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感慨万分地说:“咱们的女王陛下啊,真是把咱们老百姓当自家孩子一样疼爱,这才有了今天的丰收和好日子。你们看看这金黄的稻田,每一粒稻谷都承载着陛下的恩情啊!”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些艰难的日子,“只可惜啊,这儿还没通火车,不然我老头子怎么着也得去趟金陵城,亲眼见见陛下的风采,给她老人家磕个头,谢谢她的恩德。就算死了,也心满意足了。”
“大炎的女王陛下……真的有这么好吗?”旁边有人好奇地问,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向往。
老园丁闻言,脸上露出了敬仰的神色,他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锄头,“那当然啦!女王陛下是世间少有的大善人。别的皇帝当权,总是纵容那些贪官污吏欺压百姓,让我们苦不堪言。可咱们陛下不一样,她不仅分给我们田地,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还立法保护我们的权利,让我们知道人活着得有尊严,不是任人摆布的奴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