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棕榈小说 > 落难情缘 > 869章品《维摩诘经》(27)

869章品《维摩诘经》(27)

  869章品《维摩诘经》(27) (第1/2页)
  
  所以《维摩诸经》还是没看懂嘛!真为学佛法,求个,能知道不在身上、不在健康长寿上、不在内外中间,能不贪躯命的,这个世界上还真不多。
  
  对佛法的认识,首先一定要正确,所以禅宗讲见地。
  
  沩山禅师告诉仰山两句重要的话:“祇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眼正是讲见地,就是观念要正确,行履是功夫。如果观念不正确,你的功夫做得再好也没用。
  
  只在身上做功夫,这个肉体是有生老病死的,会过去的,不是佛法。
  
  如果见地对了,行履也有,这个肉体虽然会过去的,但是比较少病少恼。
  
  要想做到无病不死,是要有特别法门的,但是连佛自己都不肯去做。
  
  所以佛与佛相见,还要互问“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
  
  你们年轻法师学了这一句,将来彼此写信也可以用上,可是不要讲“信徒”易读否,那是神权用语。佛教用的是“信众”,众生平等,顺便一提。
  
  “夫求法者,非有受想行识之求。”受想行识是五蕴,我们都知道的。
  
  简单地为新来的同道讲一下:受想包括物质、生理方面,四大都是受想。
  
  受,是感觉方面,身体和心理有感觉谓之受。
  
  想,是心理的思想。
  
  行,包括了肉体与心理内在的思想,还包括外在的空间和时间,行是一种动转,宇宙万象随时在动,分秒不停。
  
  打坐虽然入定了,心脏还会跳,血液在循环,就是行阴没有停,到三禅以上气住脉停了,行阴还不能真算停止,只是暂时用自己的功力把它切断而已。
  
  这就要了解唯识的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那是意志控制不住的。
  
  换言之,生命的原动力是行阴。
  
  识,八识都属于识的范围,这里有专门的课程研究《成唯识论》,现在不多解释了。
  
  所谓五蕴,包括了生理与心理,包括知觉与感觉,这样讲就比较容易懂了。
  
  五蕴,是五个区分,代表了生命的身心全体。
  
  维摩居士说,真正想求法的人,不在受想行识上面去求,也就是说,不在身心上去求法,刚才也说“不贪躯命”。
  
  “非有界入之求”,“界”是佛学名辞,共有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是生理的各种机能的六根,声香味触法,是外在与生理机能相对的六尘,六根与六尘中间有界限吗?
  
  没有的,眼睛看着手表,马上就看见了。
  
  眼睛与手表之间真没有界限吗?
  
  绝对有的,用中文说是“间不容发”,连根头发那么细微的距离都谈不上,研究物理的人就知道,这中间是有界限的,所以佛法定十八界不是偶然的,不是理论上的差别,是有实际上、科学性的差别。
  
  所以,六根六尘、加上中间的界限,共有十八界。
  
  这个界限中又有个秘密,佛法为什么说有十八层地狱?
  
  这个属于数理哲学的范围,与易经的数也有关联,佛法说的各种名辞数目,七觉支、八正道等,这数目字都不是乱定的,其中有最高深的道理,因此学过数理哲学的人,学起佛法就很容易。
  
  “入”是十二根,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有时又叫六入,但六尘和六入又不一样,古代大师翻译时非常痛苦,用尽心机,不过用六尘比较文学化,用六入则科学化。
  
  你看着手,究竟是手进入,还是到手这儿?
  
  这是个问题。人要这么问,学佛的人要参就得这么参。是手在放它形象的光,进入我的视觉,然后视觉神经到脑,因此才了解到有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 凡人修仙传 沧元图